在油缸的日常使用過程中,常見故障診斷及排除一般方法:
簡易故障診斷法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方法,它是靠維修人員憑個人的經驗,利用簡單儀表根據液壓系統出現的故障,客觀的采用問、看、聽、摸、聞等方法了解系統工作情況,進行分析、診斷、確定產生故障的原因和部位,具體做法如下:
1. 詢問設備操作者,了解設備運行狀況。其中包括:液壓系統工作是否正常;液壓泵有無異?,F象;液壓油檢測清潔的時間及結果;濾芯清洗和更換情況;發生故障前是否對液壓元件進行了調節;是否更換過密封元件;故障前后液壓系統出現過哪些不正?,F象;過去該系統出現過什么故障,是如何排除的等,需逐一進行了解。
2. 看液壓系統工作的實際狀況,觀察系統壓力、速度、油液、泄漏、振動等是否存在問題。
3. 聽液壓系統的聲音,如:沖擊聲;泵的噪聲及異常聲;判斷液壓系統工作是否正常。
4. 摸溫升、振動、爬行及聯接處的松緊程度判定運動部件工作狀態是否正常。
【君帆油缸活塞不能動作】
|
原因分析 | 消除方法 |
1. 油液未進入液壓缸:
(1)換向閥未換向 (2)系統未供油 |
|
|
|
1. 檢查泵或溢流閥的故障原因并排除
2.?緊固活塞與活塞桿更換密封件 |
|
3. 壓力達不到規定值:
(1)密封件老化、失效、密封圈唇口裝反或有破損 (2)活塞油封損壞 (3)系統調定壓力過低 (4)壓力調節閥有故障 (5)通過調整閥的流量過小,液壓油缸內泄漏量增大時,流量不足,造成壓力不足 |
1. 更換密封件,并正確安裝
2.?更換活塞桿 3.?重新調整壓力,直至達到要求值 4.?檢查原因并排除 5.?調整閥的通過流量必須大于液壓缸內泄漏量 |
|
壓力已達要求但仍不動作 | 1. 液壓缸結構上的問題:
(1)活塞前端與缸筒端面緊貼在一起,工作面積不足,故不能啟動 (2)具有緩沖裝置的缸筒上單向閥回路被活塞堵住 |
1.? 端面上要加一條通油槽,使工作液體迅速流進活塞的工作斷面
2.?缸筒的進出油口位置應與活塞端面錯開 |
2. 活塞桿移動“憋勁”
(1)缸筒與活塞,導向套與活塞桿配合間隙過小 (2)活塞桿與夾布膠木導向套之間的配合間隙過小 (3)液壓缸裝配不良(如活塞桿、活塞和缸蓋之間同軸度差,液壓缸與工作臺平行度差) |
1. 檢查配合間隙,并配研到規定值
2.?檢查配合間隙,修刮導向套孔,達到要求的配合間隙 3.?重新裝配并安裝,不合格零件應更換,檢查原因并消除 |
|
3. 液壓回路引起的原因,主要是液壓缸背壓腔油液未與油箱相通,回油路上的調速閥節流口調節過小或連通回油的換向閥未動作 |
【君帆油缸速度達不到規定值】
|
原因分析 | 消除方法 |
1. 密封件破損嚴重
2.?油的粘度太低 3.?油溫過高 |
|
|
外載荷過大 | 1. 設計錯誤,選用壓力過低
2.?工藝和使用錯誤,造成外載比預期值大 |
1.?核算后更換元件,調大工作壓力
2.?按設備規定值使用 |
活塞移動時“憋勁” | 1. 加精度差,缸筒孔錐度和圓度超差
2.?裝配質量差 (1)活塞、活塞桿與缸蓋同軸度差 (2)液壓缸與工作臺平行度差 (3)活塞桿與導向套配合間隙過小 |
檢查零件尺寸,更換無法修復的零件
(1)按要求重新裝配 (2)按要求重新裝配 (3)檢查配合間隙,修刮導向套孔,達到要求的配合間隙 |
臟物進入滑動部位 | 1. 油液過臟
2. 防塵圈破損 3. 裝配時未清洗干凈或帶入臟物 |
1. 過濾或更換油液
2. 更換防塵圈 3. 拆開清洗,裝配時要注意清潔 |
活塞在端部行程時速度急劇下降 | 1.?緩沖調節閥的節流口調節過小,在進入緩沖行程時,活塞可能停止或速度急劇下降
2. 固定式緩沖裝置中節流孔直徑過小 3.?缸蓋上固定式緩沖節流環與緩沖柱塞之間間隙過小 |
1.?緩沖節流閥的開口度要調節適宜,并能起到緩沖作用
2.?適當加大節流孔直徑 3.?適當加大間隙 |
活塞移動到中途發現速度變慢或停止 | 1.?缸筒內徑加工精度差,表面粗糙,使內泄量增大
2. 缸壁脹大,當活塞通過增大部位時,內泄漏量增大 |
1.?修復或更換缸筒
2. 更換缸筒 |
【JUFAN液壓油缸產生爬行】
|
原因分析 | 消除方法 |
1. 加精度差,缸筒孔錐度和圓度超差
2.?裝配質量差 (1)活塞、活塞桿與缸蓋同軸度差 (2)液壓缸與工作臺平行度差 (3)活塞桿與導向套配合間隙過小 |
檢查零件尺寸,更換無法修復的零件 (1)按要求重新裝配 (2)按要求重新裝配 (3)檢查配合間隙,修刮導向套孔,達到要求的配合間隙 |
|
缸內進入空氣 | 1. 新液壓缸,修理后的液壓缸或設備停機時間過長的缸,缸內有氣或液壓缸管道中排氣未排凈
2. 缸內形成負壓,從外部吸入空氣 3. 從缸到換向閥之間管道的容積比液壓缸內容積大得多,液壓缸工作時,這段管道上油液未排完,所以空氣也很難排凈 4.?泵吸入空氣(參見液壓泵故障) 5.?油液中混入空氣(參見液壓泵故障) |
1.?空載大行程往復運動,直到把空氣排完
2.?先用油脂封住結合面和接頭處,若吸空情況有好轉,則把緊固螺釘和接頭擰緊 3.?可在靠近液壓缸的管道中取高處加排氣閥,擰開排氣閥,活塞在全行程情況下運動多次,把氣排完后再把排氣閥關閉 4.?參見液壓泵故障的消除對策 |
【JUFAN油缸緩沖裝置故障】
|
原因分析 | 消除方法 |
1. 緩沖調節閥的節流口開口過小
2. 緩沖柱塞“憋勁”(如柱塞頭與緩沖環間隙太小,活塞傾斜或偏心) 3.?在柱塞頭與緩沖環之間有臟物 4.?固定式緩沖裝置柱塞頭與襯套之間的間隙太小 |
1. 將節流口調節到合適位置并緊固
2.?拆開清洗適當加大間隙,不合格的零件應更換 3. 修去毛刺和清洗干凈 4. 適當加大間隙 |
|
緩沖作用失靈 | 1. 緩沖調節閥處于全開狀態
2. 慣性能量過大 3.?緩沖調節閥不能調節 4. 單向閥處于全開狀態或單向閥閥座封閉不嚴 5.?活塞上密封件破損,當緩沖腔壓力升高時,工作液體從此腔向工作壓力一側倒流,故活塞不減速 6.?柱塞頭或襯套內表面上有傷痕 7.?鑲在缸蓋上的緩沖環脫落 8.?緩沖柱塞錐面長度和角度不適宜 |
1.?調節到合適位置并緊固
2.?應設計合適的緩沖結構 3.?修復或更換 4. 檢查尺寸,更換錐閥芯或鋼球,更換彈簧,并配研修復 5.?更換密封件 6.?修復或更換 7.?更換新緩沖環 8.?修正 |
緩沖行程段出現“爬行” | 1. 加工不良,如缸蓋,活塞端面的垂直度不合要求,在全長上活塞與缸筒間隙不勻,缸蓋與缸筒不同心:缸筒內徑與缸蓋中心線偏差大,活塞與螺帽端面垂直度不合要求造成活塞桿撓曲等
2.?裝配不良,如緩沖柱塞與緩沖環相配合的孔有偏心或傾斜等 |
1.?對每個零件均仔細檢查,不合格的零件不準使用
2.?重新裝配確保質量 |
【君帆油缸有外泄露】
|
原因分析 | 消除方法 |
1. 液壓缸裝配時端蓋裝偏,活塞桿與缸筒不同心,使活塞桿伸出困難,加速密封件磨損
2. 液壓缸與工作臺導軌面平行度差,使活塞伸出困難,加速密封件磨損 3.?密封件安裝差錯,如密封件劃傷、切斷,密封唇裝反,唇口破損或軸倒角尺寸不對,密封件裝錯或漏裝 4. 密封蓋未裝好: (1)壓蓋安裝有偏差 (2)緊固螺釘受力不勻 (3)緊固螺釘過長,使壓蓋不能壓緊 |
1. 拆開檢查,重新裝配
2.?拆開檢查,重新安裝,并更換密封件 3. 更換并重新安裝密封件: (1)重新安裝 (2)重新安裝,擰緊螺絲,使其受力均勻 (3)按螺孔深度合理選配螺釘長度 |
|
密封件質量問題 | 1. 保管期太長,密封件自然老化失效
2. 保管不良,變形或損壞 3.?膠料性能差,不耐油或膠料與油液相容性差 4. 制品質量差,尺寸不對,公差不符合要求 |
更換 |
活塞桿和溝槽加工質量差 | 1. 活塞桿表面粗糙,活塞桿頭倒角不符合要求或未倒角
2. 溝槽尺寸及精度不符合標準 (1)設計圖紙有錯誤 (2)溝槽尺寸加工不符合標準 (3)溝槽精度差,毛刺多 |
1.?表面粗糙度應為Ra0.2μm,并按要求倒角
2(1)按有關標準設計溝槽 (2)檢查尺寸,并修正到要求尺寸 (3)修正并去毛刺 |
油的粘度過低 | 1. 用錯了油品
2. 油液中滲有其他牌號的油液 |
更換適宜的油液 |
油溫過高 | 1.?液壓缸進油口阻力太大
2. 周圍環境溫度太高 3.?泵或冷卻器等有故障 |
1.?檢查進油口是否通暢
2. 采取隔熱措施 3.?檢查原因并排除 |
高頻振動 | 1.?緊固螺釘松動
2. 管接頭松動 3.?安裝位置產生移動 |
1.?應定期緊固螺釘
2. 應定期緊固接頭 3.?應定期緊固安裝螺釘 |
活塞桿拉傷 | 1.?防塵圈老化,失效侵入砂粒切屑等臟物
2.?導向套與活塞桿之間的配合太緊,使活動表面產生過熱,造成活塞桿表面鉻層脫落而拉傷 |
1. 清洗更換防塵圈,修復活塞桿表面拉傷處
2. 檢查清洗,用刮刀修刮導向套內鏡,達到配合間隙 |